散文的随笔

时间:2025-02-11 10:05:33
散文的随笔汇编15篇

散文的随笔汇编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散文的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散文的随笔1

秋思固始一小五(3)董虎威洛阳城里秋风乍起,我门前的梧桐树正纷纷地落叶,一片、两片、三片,我无趣地数着。在这个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梧桐树的叶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大地,我何时才能回到我的家乡——苏州。那里有我的朋友,那里有我的亲人,那里是我生根发芽的地方。我百无聊赖的来到一家酒馆,一个人慢慢地借酒浇愁。忽然听到熟悉的苏州话音。我倍感亲切地问道:“你们是苏州人吗”他们也高兴地说:“是的,你也是苏州人吧。”我们兴高彩烈的聊了起来,他们有一个人要回苏州,我便让他给我捎封信。回到家已经快子时了。我急切地拿出纸和笔,心里却涌起千愁万绪,有多少说不完,写不尽的话语要对亲人倾诉,可却不知从何说起,望着那嵌在天空中的明月,我却愈发思恋家乡。我定了定神,终于落笔疾书。“当当当”已过了卯时,厚厚的几十页书信,我尽情地倾述着自己的思乡情。送信人到了。我郑重地把信递给他,“一定要把信送到我家人手里。”他正准备转身离去,我急忙喊道:“等等,我再看看有没有遗漏的。”我小心翼翼的接过信,一句一句地读着,读着。“一定要把信送到我家人手里。”我再次握着老乡的手说道。送信人终于上路了。我目送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瑟瑟的秋风里。梧桐树的叶子继续飘落着,我的心儿也随着他回到了家乡……

散文的随笔2

秋天轻盈地走来了。

宛如我此时的心情,有些轻松,又有些明快……

——题记

秋风一天凉似一天,院中的桂香早已消散了,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树上的叶子不知何时已泛黄,风一吹飘悠悠落下来,捡起一片落叶,我能体会到秋的脉搏,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儿时,背过古人吟咏秋天的诗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着这样的诗句,体味着诗人的情怀,感受着秋的无穷韵味,我对秋色心往神驰。

想起来,古人常常被大自然陶醉,他们的心境便与自然融为一体,真的好让人羡慕。但是现在对我这个不常住农村的孩子来说,恐怕更多的只能是梦了。

常听爷爷说起:那时才是名副其实的秋呢……爷爷年轻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晒黑了皮肤,磨硬了筋骨,闻惯了泥土的气息……

然而这些已离我们很遥远了,此时此刻,窗外流动着的是“现代”的风,早已没有了大自然那清新的气味,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的钢筋混凝土。

都说秋天是个登高的季节,然而我不能,我只能以自己的想象,向高山流水呼喊,与松涛竹林歌唱,去体味那虚怀若谷的胸襟……

初秋的天,有些凉意的夜,回忆慢慢袭来,溢满心头,希望这秋,这风,能带着我的思绪飘飞,能拂去我心底的尘埃……

伫望着如水洗过的蓝天上飘过的白云,倾听着天空中雁群的呼叫,我神思飞扬……

散文的随笔3

也许你不知道,我是那样深情的爱着你。其实,你知不知道并不是十分重要,这些念想和牵挂,只是你今夜车窗外陌生的村庄。冬天已然来临,爱情的中央,没有了最初的春暖花开。 那也是一种宿命,谁会是谁生命中永恒的草原,时间的骏马终会把一切美好赶进暮归的记忆。

那些青山,绿水,我们当初相遇最后作别的老地方,终究只不过是盛放爱情的褪色器皿。沿着一些伤感的纹路,无声的碎裂。告诉我,如何才能使你再一次心如止水。 抽身而退的冬云把大段的空白留在了彼岸,我依然在此,从欲盖弥彰的歌声中识别你的天涯。然后等待,然后离开,再然后慢慢地枯萎。

幸福太短,必须在寒潮到来之前画好自己的领地,用一些凝重的颜色,来适应忧伤,来适应冬云暗淡里捉摸不定的爱情。

坐地如婵,熙嚷归来的往事围坐于一笼炉火,火光照亮的寒冷像极了你今夜千里之外的音汛。

凤凰古城的秀美无边无际, 穷尽一生也画不成自己的牢,但我已在牢中, 三步之内皆是你的容颜。

放弃抑或坚守,不过是爱情液化的两种形态,如果以寂寞为舟,一鼓作气地渡过红尘, 我应该,把完好如初的你藏于此去经年的何处。

我只能在暗处,无助地看你盛开然后再优雅地枯萎,多么熟悉的暗香虚拟了一场隐秘的爱情。

今夜,你千里之外开放的伴音是一声无奈的叹息,一场冬雨,瞬间湿透一阙无以为寄的咏花词。

你本非梅,和冷相遇本来就是一纸无言的错误。短暂的花期过后,你抱紧自己,就像一条忧伤的河流抱紧一条冻僵的鱼, 我依然在暗处,不渝地转动只属于我们的暖阳。

如何才能拱破这冬天的垒壁,把你完好如初地还给春天。我折中年的败柳,在一阙宋词的意境中练习别离。我垒缠绵的香丘,黯然掩埋繁华落尽的经年情事。再回到暗处,反复遥想季节背面与你有关的幸福花事,花落谁家,我随风飘来的祝福葱绿而顽强。

散文的随笔4

前几日看朋友圈,猛看到一个黑框人像,心底一沉,还是惊到了,胖嫂终究还是走了,才四五十岁。知道她得病也只不过一年半载,认识她倒有三年多了吧。因工作的缘故,单位会装裱一些书画。正好,我认识一位诗友,他会裱画,开了一家夫妻老婆店,诗友唱主角,老婆打下手,一件完美的作品就这样完成了。夫妻相依相伴,风雨几十年。

我因去裱画,认识了诗友这位老婆。记得第一次见面,诗友让我叫她胖嫂,“胖嫂”听了,呵呵一笑。看来,她心里早就接受先生给她的昵称,习以为常了。

诗友一见面,总喜欢问我最近有写诗吗?说来惭愧,入诗社多年,却很少有作品,是笔拙还是懒,都有吧。我知道诗友也是多才,闲来喜欢挥毫泼墨,画山水画,和盛泽几位文友一起拜嘉兴一位书画家张然青为老师。他们时不时在一起雅聚或办展,在嘉兴有一定的影响。

我和诗友居两地,不多聚,见面畅谈,很是愉快。不觉到了中午,活也差不多快好了,到了饭点。胖嫂提醒她爱人歇一歇,招呼我一起来吃饭,说今天请我吃海鲜面。诗友笑我今天算赶上了,胖嫂是浙江温州人,做海鲜是胖嫂的绝活,拿手菜,正宗又好吃,用苏州话说来“眉毛也要鲜脱了”。

原来,胖嫂春节回了一趟娘家,带回来一点他们浙江的海鲜,正好请我吃海鲜面。和我同去的同事,却面露难色,瞄了我一眼。我知道,他不喜欢吃面食,但是到了这里也只能客随主便啦。胖嫂,炒菜可真利索,没多少时间,端上来每人一大碗海鲜面,还有几只小菜,摆满了一方桌。那海鲜面呀,看着就赏心悦目,有大虾,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的海鲜,让人食欲大增。同事的疑虑也打消了,随我们大快朵颐起来,吃得个碗朝天,还说是他吃到现在,最好吃的一碗面了。

三年中,我在胖嫂家没少蹭饭,一不小心,逾越了“假公济私”这条线。胖嫂不以为然, ……此处隐藏9149个字……公园,雪淅淅簌簌飘落下来,越来越急,雪花交织着,碰撞着,扑向大地,洒向人间。

离家还有两公里,我急行着,我因出行锻炼而没带雨具。雪急切地下着,整个奥体公园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四周空荡荡的,除了树木和建筑,这时的世界好像只有我和雪花是有生命的。雪花也像追逐生命一样,萦绕着我飞舞。我被雪花包裹其中,红色的防寒服已被打湿,我不知所措,是喜是忧,无从知晓,我被动地独处雪中。

雪花还在簌簌地落到衣裳,我已没有急切回家的念头。开始注意这不期而至的雪花,原来还这样美丽,一粒粒、一片片落在红色的衣料上,晶莹的白雪顿时潤化无踪,变成犹如玫瑰色的痕迹,那样鲜艳,那样热烈。我顿觉对雪花心生情感。我捧起一把公园座椅上的积雪,端祥着,回味着,白得是那样晶莹,白得那样纯洁,白得那样让人叫绝,白得让人产生爱意。呀!我好像有了重大发现:原来雪花也会用不同的形状打扮自己?!平凡的白雪,它会把自己变为柱状颗粒和六角花絮!不同的形状,是老天的造化,还是雪花自身的装扮?总之,使人产生爱意,使人顿生诗情。我心中叹道:白雪不谙世事,探访何来堪急?

我抬头仰望,雪花扑天盖地,如絮如翼,把好大个奥体公园变成了浑沌世界:近处雪花飞舞,扬扬洒洒;远处一片朦胧,虚无飘渺,使天地成为梦幻世界。

环顾四周,问天问地:雪花雪花,来此人间何意?是给鸟巢铺上雪絮?是给水立方一抹神奇?是给国家会议中心增添新意?总之,你的到来,人们总是欢喜,充满期冀!不是吗?!善良的人们感到清新,感到润泽,感到新奇;善良的人们感到PM2.5的降低;善良的人们在枯燥的冬季嗅到来春的新绿!

我仰望天空,欣赏着雪花,任雪花拍打我的面颊,润润的、绵绵的、悄声无息,雪花你为啥不言语?是否送来天际的祝福?是否送来宇宙的爱意?还是本来就是天地一体?总之,雪花升华了我的情感,激起我心中的涟漪。我爱雪花,因雪花我已生醉意!

散文的随笔14

红袖散文很热闹,爱和情占主流,可能这是红袖的一个特点。然而从点击的情况看,这类文章大多引起青年网友的注意。因为这是网络时代,许多人是没有时间去看长篇大论的。小说例外。

红袖散文给人的感觉很浪漫,很真诚。从大量的文章中,也不乏飘红的作品。我不认为飘红的作品都是好作品,但是自有飘红的理由。人家写得精湛,字句凝练,意义高远,不论是写景还是抒情,自然到位,没有浮躁,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让人看见那些红文,我还是心生羡慕的。但是,也有很少的红文,我觉得也言过其实了。

当然,文章、读者和编辑的审美的标准不一,看法不一,感受不一,所以就有了一点争论。本来,我的文章在里面都属于“C”级,是没有资格和能力来评判的。但是我以一个网友的身份说点感想,也算是一个争论的理由了。

争论是必要的。网站需要争论,所谓百家争鸣,就是让每个人都有表达权。关于散文,小学时老师这样讲过:写人、写物,借景抒情或以物言志,可以形散而神不散,那叫散文。但是在网站里的散文,我是不敢抬举的,因为自己不会写散文,也不会评议散文应该如何写。红袖中高手很多,写手很多,我只不过算认识几个字,然后去拼凑几段话。我以为那是散文。

散文是立体和交叉的,应有高低、错落,读起来让人愉悦,让人有所思悟,甚至可以叫人振奋。散文是动态和游离的,应有景物,应有思想,应有立场,最好成绩应有哲理。哲思的东西是永放光芒的。情感只是一时的肥皂泡,经不起时间的浸泡,自然会如烟飘零。

我喜欢的是永放光芒的散文,历代散文大家的作品我都看,特别是《读者》和《青年文摘》我也喜欢看。看名家的散文让人收获志趣,经久不散,这便是散文的高妙了。

红袖散文有一个特点,有些柔弱,应该是年轻女性读者所亲睐的。为了迎合众多读者的胃口,我也曾写过一点情与爱的文字,我自己看后,特别是对著名家的散文一比较,我不禁脸红心跳。那太稚嫩了,那是什么散文!只不过是凑成了一篇乱七八糟的文字。是在作贱文字。我不由得冒汗。

散文应该站得高一点,而不是自私的。它更多的应该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去洞析人性之美,歌赞自然、正义、善良和奉献之美。这才是散文的高度。要走出狭隘,走出自私,走出忧郁,走出内心的情感,把散文的视角头得更加向上,在工地上,在街上,在大千世界里。我想,这样的情感散文最终会成为另一个气候的。

红袖还是有一些好文章的,它没有飘红。它一直淹没在人网中,散不出它的光华。它也没有上万的点击率,但它是清香的,自然的芳香,使人清洁而纯净。但比起有些情感文字,它要好一百倍。至少,他(她)的心是空灵的、阳光的和高尚的。因为她(他)对来者参与到红袖里来,至少有一种启迪: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精品。

红袖情感散文,我喜欢你,希望你有更多的精华在我们的眼前飘过,让红袖从另一种意义上“红”起来!

散文的随笔15

早晨出门时,女儿忽然喊住我:“爸爸,我要在微信里把你屏蔽了,不想让你看我最近的朋友圈。”

我稍微楞了一下就点头应允:“好吧。你随意。”女儿大了,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我们彼此并不是那样的步调一致,她和我都是聪明人,都觉得自己面对的群体并不相同,因此并不想很费力的要审视对方的生活,她的朋友圈有时候逛逛,有时候觉得给女儿点赞或者评论是很没意思的事情,一些她不想让我知道的经历或者想法我没必要知道,我赖以成名的QQ空间她也是不屑一顾的,其实这样挺不错的,各自安好,天高水长,我也没有时间给自己操心的时候再给她分析得失成败。因此现在听她说要屏蔽我,肯定是要针对某件看不惯的事情“大放厥词”,这点和我当年一模一样,只要不造谣生事,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我无权干涉。

到了单位和熟悉同事提起此事,有人大吃一惊,说这怎么可以呢?你这是对孩子放任自流呀?要是犯了错怎么办?他给我讲述一个朋友从女儿晒得照片里发现蛛丝马迹,破获一个企图骗她女儿的案例,说的言之凿凿,而且给我讲述看朋友圈要懂得如下精要:

甲:若所有状态都关于家人,这种人是人畜无害的典范,他们通常勤勉负责有条理,他们的人缘很好。

乙:若特别爱感恩或秀恩爱,这些人更多地跟低自尊及缺乏安全感相关联。“感觉自己真是太幸运了”这种感慨,恰恰反映了肯定自我价值和抑制不安全感的需求。

丙:若大量分享政治观点或相关知识,这是个开放、好奇、有创造力的人。

丁:若常常发布跟朋友的合影,很明显这种人非常外向。

戊:若戏剧效果很明显,就是那些整天咋咋呼呼小题大作的人,感叹号、生气脸和大哭脸是他们的最爱。他们似乎线下生活十分悲惨且得不到关爱,所以跑到朋友圈来求安慰。这类人比较神经质,他们更像是需要在社交网络寻求认可。

哥们说得很好,但这些似乎和女儿屏蔽我并没有什么关系,且我也不需要知道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如果我连自己的孩子都不了解,那就有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感觉了,但我觉得同事说的分析内容不错,可以看看我的朋友是不是如他所说。

周末了,晚上找个小酒吧放松一下自己,很想分享几张我喝啤酒吃螃蟹的照片,弱弱问一个问题,女儿屏蔽了我,是不是也看不到我发的动态了呢?

《散文的随笔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