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随笔

时间:2025-02-11 10:05:39
散文的随笔(汇编15篇)

散文的随笔(汇编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散文的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散文的随笔1

晴朗朗的天忽然就会阴云密布,风雨大作;健康康的人忽然就会病病歪歪,一蹶不振;甜蜜蜜的情忽然就会分崩瓦解,情意无存。人生有太多的意外,有太多的无奈。意外,即意料之外,既是意料之外,我们就不必为这意外而苦恼,而懊悔。

忽然产生“意外”之词,实属意外?儿子高高兴兴的带我玩,我高高兴兴的享受着当母亲的甜蜜,不经意间就受了伤,这个小小的意外,让我的腿擦破了皮,直往外渗血,你说意外不意外。我这个意外还情有可原,我见到的那个意外就太意外了。

快上午了,孩子们饿了,想吃大米饭,我就去外边的超市买菜,路过那栋楼时,就瞧见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少妇正从楼道里出来,她虽然是少妇,可特别的迷人,一头卷发自然地披在肩上,身材苗条、曲线动人,上身著淡米色的套头衫,胸前点缀的蕾丝像白色的羽毛般轻盈,风一吹,随风飘逸,下身穿一条黑色萝卜裤,越发显得腿部修长。她脚蹬黑色中跟鞋,走起路来,如风摆杨柳,婀娜多姿,让我这个女人也不由多看了几眼,从她身边经过,就有缕缕幽香飘到鼻中。我继续往前走,而那位美人儿就停在那里开她的自行车锁,我走了十多步路,就听见后边一声惊呼:“啊”。我猛回头,就见那美人儿坐到了地上,我停住了脚步,心里想:这是怎么回事啊?就见那美人缓缓的站起来,扶起了自己的车,揉了揉自己的脚踝,好像还动了动车子的哪个零件,就是还不见走,也不知道到底怎么了。我这边既想过去帮她一下,又觉得她年轻轻的摔倒了又没什么,也没过去帮得必要,犹豫了会儿,还是走了。实在不知该帮不该帮,要是老人或小孩的话就简单了。我走了,可我就纳闷,她好端端的怎么就摔倒了呢?是鞋跟崴脚了,还是车子把人绊翻了,还是什么把她倾倒了呢?真是想不明白。只好把它归咎为“意外了”。

我是被儿子意外的弄伤了,她是意外的摔倒了,意外总不经意间出现在人们身边,意外来临时,千万要镇静,不要自己乱了方寸,不管是大的意外还是小的意外,坦然面对是最好的方法,可以让意外最大限度的减小它的威力。

散文的随笔2

孔诞方过,动物节又来了。这是世界的节日,它的意义似乎要广大一点。中国人喜趋时髦,自然不肯放弃机会开一 个宣传会来凑趣。

保护动物这意思也许不错,而且既有各文明国家倡之在先,我们如今来附骥尾,也不失文明古国的面子。这至少也是一种点缀。

但是倘使我们把眼睛放开一点,看一看中国的情形,我们就会不禁哑然地失笑了。那些提倡保护动物的人眼光似乎小了一点,他们只看得见小小的动物,却忘记了更大的人类,他们甚至连自己也忘掉了。在我们这里,再放大一点说,在世界里,人还没有得到什么安全的保障。到处都展现着人被虐待,人被宰割的事实,何曾见有什么慈善心肠的人出来发起一个保护人的团体呢?虽然也曾有过什么人权保障协会,但也只是昙花一现,侥幸存在的也做不出事情来。

以不能够保护自己的人如今却来提倡保护动物,这岂不是很可笑的事情么?所以对于那宣传大会的工作,我认为不是舍本逐末,就是装饰门面。此外再没有别的意义了。

散文的随笔3

许多人在情感不那么尽自己本意时,常常喜欢怪责,要嘛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好,要嘛责怪对方无能甚至无趣,嘴上尽可能做到不那么刻薄,心里早已经责骂得分不清楚国界了。或许有的也是还能尚存理性的一点点,为了顾及自己给自己的些许脸面,不至于给出一个证明的结果,自己实在不太愿意承认的走眼,担心周遭因此而看不起自己,怎么也不可能是自身的错啊,充其量也是暂时性的“失明”走了回眼。

而有的在一段情感中徘徊三四七八回之后,对不可预测的结果仍存可变的企图或者是希望,便借由各种可证明对方对自己的种种行为,用以掩饰内心的不满足感和挫败感。

婚姻在这种莫名的状态下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最符合规则和平衡周遭的最有效方式,期望能用这种能让所有以自我中心包括亲朋好友为范围的平衡点,获取可能会发生的拯救。当然这样的结局不言而喻,最终谁都在心里认为是自己拯救了对方,而根本的问题是根本就拯救不了自己。

本质是男女对拯救的实质或者说对爱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天性上的不同,有人引进了一个看似很高尚的词:包容,用它来消化可能在这过程中所有会发生的矛盾和不和谐,什么是包容?!前提是理解还是了解?!西方宗教的神父很包容,可以接受一切可能甚至不能理解的告解,不过有个细节你们知道吗?神父与告解者是不会面对面的。这在感情的双方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不见面的感情吗?那从何谈包容?!爱情都希望是浓烈的,古训只有“君子之交淡如水”,而更多的对爱情的理解是似乎淡了就离薄情不远了。

很多人经历一段或几段浓烈过后,没多想就给自己一个看似觉悟的情感定位:要一份简单的爱。这个所谓的“简单”一词在我看来更可怕,因为在这其中情感的价值底线已经深深地扎在心里,这种价值体系的根基仍是不离自我为中心的,一旦有任何对方的过错和闪失,便有一个风暴席卷而来,猛烈的中心点就是:我不就要一份简单的爱而已吗?!都不能做到?!

爱是种掏出和能力,没有拯救自己的人,无法谈爱,也无法爱人,爱更是一种人生阶段性的动力和成长,有时候选择一种离开,就是一次拯救自己并成长自己的机会,也是一次让自己知道因何而爱。

散文的随笔4

这一生,走过很多路,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躲不过这慢慢……

相对宇宙来说人是渺小的,就算人类再怎么的聪明,在宇宙中能够去改变事物的能力毕竟很有限,事物大部分的功能还是在那按照它们自己的节拍在进行。所以,不必那么的着急,着急是没有用的,谁也不能许你一个拼尽全力就可以意气风发的未来。

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最好的模样大概是平静一点,坦然接受自己全部的弱点,不再因为别人过得好而焦虑,在没有人看得到你的时候依旧能保持节奏。这样或许会走得很慢,但会走得比谁都坚实,不用害怕一脚踩空,也不用害怕走到别人的轨道上去。”

人最不能辜负的是自己,连同那些走过的路。在现实里困惑又挣扎着成长的时候,唯一能依靠的,是内心的笃定与踏实。所以,你别急,慢慢来。

散文的随笔5

每一个酒醒的早晨里,都有过戒酒的决心。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醒来时窗外已是一片光亮,太阳照射在阳台的窗户上,阵阵热浪伴随着楼下学校里的孩子们的吵闹声,从半开着的纱窗外面飘了进来。

我使劲的揉了揉困乏的眼睛,依旧带着疲惫。摸索了一下茶几上的手机,拿起来一看,十点半了!

看到这个时间的时候,我一个打挺坐了起来,心想坏了,迟到这么久。正思忖着迟到很久的时候,旁边的发小笑了 ……此处隐藏11301个字……

六、散文的磁场营造——个人的血气和精神内核。

无论是哪一种写作,都是一种漫长的服役。所谓快乐写作,在我的认知中是不存在的。因散文写作有着极为独特的自由体验,所以我们往往十分迷恋,甘愿长时期被苦役。最好的写作状态是一边行走一边写作,在行走的过程中,去获取更多更广的写作灵感。不要写你想写的,而要写你能写的。有文友曾提及:写自己所想写,所能写,可驾驶不了“自己”适合什么,该怎么办?我的回答是:那个时候就干脆不写了,去远方,与灵感相遇,那个适合自己的在远方等你。

在散文写作这件事上,我们的笔触不要去涉及那些宏大的主题,也不要去写我们陌生的事物,不要把散文写得柔弱无骨,散文应该有写作者的气味,汗液,要懂得留白给读者,要学会语言上的简洁和情感上的节制,不要将高高在上的元素和矫情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散文里。

曾经读了一篇题为《漫谈散文》的讲课稿,满篇的引据经典,旁征博引。给我的感觉却是这篇文章里博引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自己的观点和东西就微乎其微了。其实,写散文也是一样的,可以适当地引据,但千万不可博引,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引据来的经典必须要和自己的情感以及散文的气质相符合,不然写出来的东西会给人掉书袋的感觉,因为散文毕竟是体现个人内心的文体,而不是借写作去标榜自己。

当下文学界,很多作者写历史文化类的散文,也称学院派。人文史料如何融进散文中?而不给人掉书袋的感觉呢?

这又回到了“我”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也是唯一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把“我”放进历史中去,将“我”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同时,不要去追求汪洋恣肆的高谈宏论,以显自己的丰赡远识,而是要将自己的身影在历史的大道上信马由缰,去寻美探胜,去独辟蹊径,写出历史和文化的深味。华夏悠悠五千年,文化历史古迹和人物都被人写了又写,名作也不少,当下出新意那是很难的,只有去独辟蹊径,反向思维。

散文的随笔14

夜深人静,窗外的雨声扰的人心神不宁。索性爬起来,听着轻柔的音乐,随手翻了翻以前的笔记本,偶尔翻到一页,上面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朋友在沙漠中行走,途中两人为了一点事情争吵起来,其中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到污辱,一言不发,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向前走着,又到了一个沼泽地,被打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剣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朋友不解,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他笑了笑说:“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抹去它,而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的深处,那样任何风都不能抹去它。”朋友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学会宽容。铭记那些对你真心的帮助,学会感激,你会发现这世上有很多对你真心的朋友……

读到这里,我眼睛不由的湿润了。

“宽容”,一个古老的话题;“宽容”,一个时髦的词汇。可就这样古老,时髦的字眼,我们却常常把它遗忘在角落里。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或则说都听说过,身边也都时不时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发生。

走在大街上,看到骑自行车的工人,或挑菜的农夫,或匆匆赶路的学生,不小心碰了或撞了打扮时髦、悠闲散步的“贵人”。哪怕什么也没伤着,被撞的人就会不依不饶。非要你赔他(她)的医药费,至少要把你臭骂一顿才罢休。

小学生吵架打架,这很正常,任何学校都不可避免。可有的人,他就是克制不住自己。听说自己的孩子被人家的孩子打了,二话不说一个巴掌摔过去,为孩子报仇。等事情越闹越大,只好到法院打官司,又花钱又劳神。

可见,都是心胸狭窄惹的祸!

“宽容”,需要忍耐;需要勇气;需要付出;需要修炼。

当然,人非圣贤。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更没有绝对宽容的人。虽说宽容是人类的美好心性的代表,是最大的美德。我们很多时候也许能够容忍别人的傲慢,固执,自负,甚至无礼,却很难容忍别人尤其是自己爱的和信任的人对自己的欺骗、背叛,恶意的毁谤和致命的伤害。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宽容的对待。

许多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仇恨应该是象一把不锋利的刀,钝挫之间都是难忍的伤痛,也许是时间流逝,也许是自己成熟坚强一些了,那份痛苦现在已然不那么锥心刺骨了。对被仇恨者的宽容,也让心怀仇恨的人获得了心灵的安宁与恬静。

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沉重在宽容里释放,心灵在宽容里升华。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浪子回头,金不换”让我们学会忘却一切别人的过错,宽恕别人的过错。

学会宽容,可以让我们懂得善待生活,善待自己。

散文的随笔15

早晨出门时,女儿忽然喊住我:“爸爸,我要在微信里把你屏蔽了,不想让你看我最近的朋友圈。”

我稍微楞了一下就点头应允:“好吧。你随意。”女儿大了,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我们彼此并不是那样的步调一致,她和我都是聪明人,都觉得自己面对的群体并不相同,因此并不想很费力的要审视对方的生活,她的朋友圈有时候逛逛,有时候觉得给女儿点赞或者评论是很没意思的事情,一些她不想让我知道的经历或者想法我没必要知道,我赖以成名的QQ空间她也是不屑一顾的,其实这样挺不错的,各自安好,天高水长,我也没有时间给自己操心的时候再给她分析得失成败。因此现在听她说要屏蔽我,肯定是要针对某件看不惯的事情“大放厥词”,这点和我当年一模一样,只要不造谣生事,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我无权干涉。

到了单位和熟悉同事提起此事,有人大吃一惊,说这怎么可以呢?你这是对孩子放任自流呀?要是犯了错怎么办?他给我讲述一个朋友从女儿晒得照片里发现蛛丝马迹,破获一个企图骗她女儿的案例,说的言之凿凿,而且给我讲述看朋友圈要懂得如下精要:

甲:若所有状态都关于家人,这种人是人畜无害的典范,他们通常勤勉负责有条理,他们的人缘很好。

乙:若特别爱感恩或秀恩爱,这些人更多地跟低自尊及缺乏安全感相关联。“感觉自己真是太幸运了”这种感慨,恰恰反映了肯定自我价值和抑制不安全感的需求。

丙:若大量分享政治观点或相关知识,这是个开放、好奇、有创造力的人。

丁:若常常发布跟朋友的合影,很明显这种人非常外向。

戊:若戏剧效果很明显,就是那些整天咋咋呼呼小题大作的人,感叹号、生气脸和大哭脸是他们的最爱。他们似乎线下生活十分悲惨且得不到关爱,所以跑到朋友圈来求安慰。这类人比较神经质,他们更像是需要在社交网络寻求认可。

哥们说得很好,但这些似乎和女儿屏蔽我并没有什么关系,且我也不需要知道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如果我连自己的孩子都不了解,那就有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感觉了,但我觉得同事说的分析内容不错,可以看看我的朋友是不是如他所说。

周末了,晚上找个小酒吧放松一下自己,很想分享几张我喝啤酒吃螃蟹的照片,弱弱问一个问题,女儿屏蔽了我,是不是也看不到我发的动态了呢?

《散文的随笔(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